保定市兴盛中频设备 手 机:13503128018 传 真:0312-7968665 7966818 邮 编: 071000 邮 箱:bdxsdl@163.com 网 址: http://www.bdzgp.com 销售部: 保定莲池南大街2267号
厂址:保定高保路口南行至清苑交界处,保沧高速桥东行300米路南 联系人: 高雪峰 |
|
|
 |
|
1钢包滑动水口故障(漏钢或无法控流) 现象:钢水从滑动水口某处漏出,或者滑板打开后无法控制和关闭。 原因:因耐材质量、安装时滑板间隙过大,结合部泥料未填实,以及电气、液压故障导致。 措施:如果漏钢不严重,可维持浇钢,或以中间包溢流来平衡拉速,但都是以不损坏设备为前提。反之,应立即将钢包开离浇铸位置。 2中间包故障 2.1开浇自动流钢 现象:当钢包开浇后,钢水随即从中间包流出。 原因:塞棒头与水口碗配合不严,或存在异物。 措施:打开塞棒,正常启动拉矫机。 2.2中间包开浇后控制失灵 现象:中间包开浇后1min内钢流控制失灵,结晶器内钢水迅速上涨。 原因:钢水温度过低,塞棒头结冷钢,塞棒与水口之间有异物,塞棒机构失灵。 措施:瞬时提高拉速,关闭钢包,减少中间包注入结晶器的钢流,在此期间反复开关塞棒,试行关闭。 2.3浇铸过程中控流失灵 现象:浇铸过程中不能控流,结晶器液面上涨。 原因:浇铸时间过长,耐材侵蚀过快,电气、液压故障。 措施:短时间提高拉速,同时关小钢包钢流。 2.4浸入式水口和座砖间隙漏钢 现象:钢水从水口和座砖之间流出。 原因:水口安装不符合要求、耐材质量、浇铸时间过长。 措施:立即关闭钢包,打开中间包,停止浇铸,以防中间包大漏。 2.5浸入式水口穿、裂 现象:浸入式水口部分穿孔或开裂,钢水流出。 原因:耐材质量、浇铸时间过长。 措施:用钢条或铝条塞住孔洞,用泥料抹于裂纹处,同时降低中间包钢水高度和拉速。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,则停止发生问题流的浇铸。 2.6水口逐渐堵塞 现象:虽然塞棒全部打开,但结晶器钢液面逐渐下降。 原因:钢水温度过低、中间包预热不良、由Al2O3沉积引起堵塞。 措施:降低拉速,迅速打开或关闭塞棒以冲洗水口内沉积物。如果效果不好,则继续降低拉速,直到完全堵塞。 2.7水口突然堵塞 现象:结晶器钢液面突然下降。 原因:水口被耐材碎片堵塞,如塞棒头及内衬等局部脱落所致。 措施:如上处理,不行则停浇。 3结晶器漏钢 3.1开浇漏钢 现象:结晶器液面突然下降,结晶器下部发出声响,并出现黄-绿色火焰。 原因:引锭头密封不良、冷却废钢数量不够、结晶器内潮湿、钢流控制过快、二冷冷却水启动太迟或完全没有、结晶器没有振动。 措施:关闭中间包,停止结晶器振动,尽量想办法将引锭杆拉出铸机。如果无效,则只能转走钢包、移走中间包,吊走结晶器,消除引锭头与辊子的残钢,再将引锭杆拉走。如拉不动,则将引锭杆往上反送,用吊车吊走,如是双流浇铸,则可由另一流完成浇铸,待本包浇铸结束后再处理。 3.2浇铸中漏钢 现象:与开浇漏钢基本相同。 原因:浇铸中漏钢原因很多,列举如下: 铸温过高、拉速过快、结晶器窄边锥度过小、结晶器对中严重不良、错用保护渣、钢水与铜板粘连、溢钢后拉断铸坯、因夹渣形成铸坯局部薄弱点、坯壳严重机械损伤、液面剧烈波动、水口偏流严重等。 较常见的漏钢为“粘连”漏钢,即坯壳局部与铜板粘连,随着板坯继续往下运动,坯壳在粘连处就会被拉裂。这种漏钢一个明显特征是在坯壳上(有时也发生在窄面区域)留下一条斜向的裂纹。发生粘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保护渣润滑不良,比如用错了保护渣,保护渣融熔层太薄,因液面过大波动引起保护渣液膜断层等等,都会导致粘连的发生。目前,许多研究结果表明,这种不良的保护渣行为直接与钢水的纯净度有关,比如保护渣过多吸附了钢中的Al2O3引起特性改变,钢中氢含量过高也会对保护渣产生影响。 4铸坯鼓肚 4.1铸坯出连铸机后的鼓肚 现象:铸坯拉出铸机后发生大面积严重鼓肚。 原因:铸坯液相穴长度超过了铸机的冶金长度,常因拉速过高或二次冷却过弱所致。
2楼 措施:降低拉速25%--50%,增强二冷强度,通常可继续浇铸。如果铸坯鼓肚太严重,而通不过火焰切割机时,浇铸必须中断。 4.2铸机内的鼓肚 现象:铸坯在铸机内鼓肚,肉眼容易观察到。 原因:液压压力过低、液压系统故障、辊子断裂。 措施:中断浇铸,降低拉速至少50%,增大二冷冷却。注意此时绝不能向铸坯施加任何压力,否则会将鼓肚处钢水向上挤出结晶器。 4.3支撑辊之间的鼓肚 现象:铸坯表面留下与辊间距对应的鼓肚迹象。 原因:拉速过高、冷却不良,在浇铸过程中发生辊间的小鼓肚是绝对存在的。硅钢和其他铁素体钢鼓肚由于铸坯温度过高,刚性太低所致。另外当浇铸突然中断,也会在辊间发生严重鼓肚,甚至使拉矫机不能再次启动。 4.4铸坯窄面鼓肚 现象:铸坯窄面鼓肚肉眼可见。 原因:窄面锥度过小、拉速过高、窄面冷却不够、窄面支撑不够。 措施:如果鼓肚严重(如坯厚200mm,鼓肚大于15mm),则中断浇铸,以免发生漏钢。如果鼓肚程度中等(如鼓肚量15mm),则可降低拉速并增大窄面配水量。如果鼓肚轻微(小于15mm),则无需改变什么。 4.5挂钢、粘结和结冷钢 现象:在结晶器角部、窄面顶部及压条上挂有固体钢,或者在浸入式水口和铜板之间结有冷钢,有很大的拉漏危险。 原因:结晶器液面过高,或喷溅过大,水口严重不对中或过冷。另外,如果铸坯宽度过大,钢流不能将足够热量带到该处,也是粘连的原因之一。 措施:中断浇铸,用氧管烧除冷钢。如果时间不长,可重新启动拉矫机,否则停浇。如果在结晶器壁上出现一个向上移动的薄壳,必须停止浇铸,以免发生漏钢。 4.6坯尾漏钢 现象:封顶后,在坯尾端部有钢水漏出。 原因:封顶前渣子未捞净,因二次冷却过强,铸坯出结晶器收缩过大,铸坯鼓肚又受到支撑辊的挤压。 措施:用喷淋水、细铁屑或铝线重新封顶。可降低拉速,但不能停止拉矫机,否则会产生鼓肚导致坯尾再次漏钢。 4.7结晶器下渣 现象:无明显迹象或发生漏钢。 原因:因操作人员原因将中间包浇空而下渣,或中间包液面控制过低,也会使渣子流入结晶器内。 措施:如果仍有可能,则应短时关闭中间包,停止拉矫机,尽可能换渣。如不能则只得停浇,以免发生漏钢。 4.8结晶器断水 现象:报警(声、光)。 原因:尽快找出原因,如停电、水泵故障、阀门、管道漏水等。 措施:立即停浇,并迅速将铸坯拉离结晶器,这时可不捞渣而直接搅动钢液,然后按正常程序输出尾坯。 4.9二次冷却水中断 现象:报警(声、光)。 原因:同上。 措施:降低拉速到0.2m/min,努力恢复二次冷却水,如果数分钟后仍不能恢复,则停浇,并以0.6m/min左右的拉速拉出铸坯。 4.10机器冷却水中断 现象:报警(声、光)。 原因:同上 措施:停浇、按正常速度拉坯,在二次冷却后面区段增大冷却水以补偿机器冷却水的中断。 4.11拉矫机跳闸 现象:拉矫机停止,结晶器液面上涨,出现报警。 原因:供电或控制系统故障。 措施:立即关闭中间包,如停电时间不长,1-2min,则可多加保护渣进行保温,并轻轻搅动钢水,延迟坯壳收缩,同时将二冷水减小到50%或更小。待恢复后,用低速重新启动拉矫机,并缓慢升速。 如果较长时间不能恢复,则停浇,将二次冷却水减到最小甚至关闭,以防止铸坯过冷,一般来说,在20min内,铸坯还有可能被拉出铸机。 如果铸坯太冷,只能将其切割成小块而运出铸机。 4.12液压故障 现象:铸坯可能滑脱结晶器,发出相应报警。 原因:停电或液压系统本身故障。 措施:立即停浇,加大二次冷却水到最大水量,防止鼓肚。在拉坯时要十分注意避免使已鼓肚的部位受到辊子的挤压。 通常液压系统设计有蓄能器,当发生上述事故时,蓄能器可以继续提供大约30-40min的压力,以防止发生铸坯下滑等更为严重的事故。 4.13结晶器振动故障 现象:振动停止。 原因:可能为液压故障。 措施:立即停浇。降低拉速到0.2m/min,如时间不长可恢复。 4.14脱锭故障 现象:引锭头和铸坯分不开。 原因:引锭头密封不良,有残钢粘连;引锭头有严重裂纹;脱锭装置不动作或动作异常,由电气、机械、液压等多种原因导致。 措施:降低拉速,借助吊车再次脱锭;或用事故割枪将铸坯和引锭头分开。 4.15火焰切割机故障 现象:火焰切割机不能正常工作。 原因:割嘴故障;电气、控制系统及机械故障等。 措施:用事故割枪进行切割,同时抓紧恢复,可降低拉速,但只能维持到浇铸长度达到使铸坯尾部能离开弧形段为止。 4.16其他故障 在浇铸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许多其他故障,如中间包小车故障;钢包车、吊车、旋转台故障等等。这些都只能依靠加强设备管理,将其发生率控制在最小程度。
|
|
|